红宝石9999hbs
学子快讯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党建思政 >> 学子天地 >> 学子快讯 >> 正文
翻译难,难于上青天——第十五期国关系列读书会暨第十二场南洋真人馆沙龙回顾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6日 点击数:

    季羡林大师曾经说过,文化交流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而翻译又在文化交流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975日上午,在南洋咖啡馆,海外东南亚研究译丛(商务印书馆)组织者与主编、姚楠翻译奖组织者孙来臣教授为我们讲述了其在组建海外东南亚研究译丛和翻译《东南亚的贸易时代:1450-1680年》所遇到的困难和总结出的经验,希望给从事翻译事业的学者们一些借鉴。

    孙来臣教授在读书会伊始就强调了翻译的重要性,他采用中外大家威廉•麦柯尼尔、季羡林、马悦然的说法来强调翻译对于历史、人类社会的重要性,表示翻译文献书籍以促进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每一次翻译潮的出现,都带来了这个时代、这个民族的文明的巨大进步。

    但是翻译之难,难于上青天,想要搞好翻译,需要具备一些过硬的条件。比如,要有良好的语言素养和专业知识,并且保持博览群书的习惯,在翻译事业中不断学习;要有对翻译事业的热爱和翻译的悟性;译者还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去做翻译,不怕吃苦也不怕吃亏。这些条件不仅对翻译事业很重要,而且还对学术研究有着非凡的意义。

    孙教授是《东南亚的贸易时代:1450-1680年》([]安东尼·瑞德著)的主译与审校者,在组建海外东南亚研究译丛的十几年中,他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总结了宝贵的心得体会。在翻译前,一定要请译者进行试译,以确定翻译的水平和风格。对于合作翻译项目的负责人,有两点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先将索引准确翻译出来,每位译者都按照索引来翻译人名、地名以及其他专有名词,这就使得译者们翻译的人名、地名以及其他专有名词比较一致,校对起来比较顺利;第二是几位译者在完成初稿后互相校对,以了解对方翻译风格,并互相学习,检验对方翻译质量,查找错误,提出建议。在进行合译时,要注意译者不要多,两三位为宜,在目标和水平上甚至是在性情上都相近,以达到最好的翻译效果和最小的翻译误差为目的。若是面对东南亚研究领域常有的专业与外语脱节情况,可以请一位外语强和一位专业强的学者珠联璧合进行翻译。



    孙来臣教授推崇严复提出的翻译准则“信”、“达”、“雅”,但是要做到着实不易,在翻译的过程中当以此为宗旨,尽力而为。“信”即忠实于原著,“达”即行文通畅,“雅”即语言文雅优美。

    “信”要求译者要对原著进行透彻全面理解,翻译时把原著的信息全部准确地翻译出来。而达到这种效果的最基本工作就是要对原文逐字琢磨,逐句分析,争取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信息点,特别要注意一词多义和人名地名的原音音译。

    “达”要求按照不同的语言习惯,把原文的顺序打乱,然后按照翻译的语言的顺序来重新整合,使之读起来自然通顺。

    “雅”则更难,达到“信”和“达”以后,方考虑“雅”,技巧之一就是“用双不用单,有四不用三”,避免单字、三字,这样读起来就会节奏性强、铿锵有力,如果能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则更好。“雅”的最佳境界就是写得如用本国文字一般,虽难,却可以做到。

    在随后的互动环节,孙教授还对我院的图书资源建设、学术研究提出了建议,衷心希望我院的资料建设和研究成果再上一层楼。

    孙来臣教授平易近人,言语朴实自然,乐于为老师同学们解答疑问,也乐于学习,不断进步。正是如此谦逊包容、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让孙教授获得翻译事业上的硕果。

    午时太阳正艳,南洋咖啡馆像是隔绝了所有的热气和聒噪。读书会除去外物,以书会友,以才相交,所得到的启示都是宝贵的,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Top